in ,

主機代管 Co-location 完整解析:費用差異、適用對象與申請注意事項

從虛擬主機到Co-location,全面掌握主機代管差異與評估重點

 

在前面幾個文章裡提供的虛擬主機、雲端主機、專屬主機裡(延伸閱讀,請點我),都是申請人依據自已的使用需求與主機商申請主機,主機資源或大或小;主機的權限或多或少,但也非每個主機商所提供的主機規格、等級都能滿足自已的需求。同時在資訊安全與自由掌握的前提下,便多了一項:「主機代管Co-location (Co-location)」服務。

一般的主機代管Co-location,都是IDC機房對主機商的狀況;而對於〝非主機商〞(如公司)的co-location需求,可以找電信公司也可以找主機商,下面就來了解看看。

何謂 Co-location跟虛擬主機不一樣嗎?

Co-location:申請者自備主機伺服器,放在電信公司或主機商所提供的IDC機房裡,使用IDC的設備(不斷線、冷氣、保全系統、防震防災)與網路;而主機設備與系統管理均由申請者自已處理。

Co-location與虛擬主機一樣是代管,但管理的方向不一樣:

  • Co-location:主要代管理位置、電力、頻寬等外部環境,系統部分仍由伺服器擁有者自已維護處理(會有root權限)。
  • 虛擬主機:則是代管系統本身(確保系統正常運作),申請者只是使用虛擬主機裡某一部分資源(如空間、頻寬、CPU、RAM…等),故無root權限。

由於要自建不斷線供電、冷氣、保全系統、防震防災環境成本高,維護也需專業人力,因此一般多數人會選擇將設備放置於專業IDC機房。

Co-location 與專屬主機有何不同?

專屬主機(Dedicated Server):由主機商提供硬體設備與機房環境,使用者僅需租用即可,通常規格較固定(如 CPU、RAM、硬碟容量),硬體所有權屬於主機商,租用者只有使用權,無需自備備品。

Co-location:由使用者自行採購伺服器與硬體(包含硬碟、電源、備品等),所有權屬於自己,再放置於專業 IDC 機房,機房只提供電力、頻寬、環境維護(冷氣、防災、防盜等)。一旦硬體故障,需自行更換,或額外支付主機商代管費用。

兩者相同點:均可擁有 root 權限,自行掌控作業系統與軟體環境,能依需求靈活安裝與調整設定。

簡單來說,專屬主機像是「租一台現成的主機」,不用管硬體購買與備品;而 Co-location 則像是「自己買主機,請別人幫忙放在專業機房」。

Co-location的適用對象

這裡提供是方機房的官方網頁介紹如下附上,可以參考一下。是方機房是中華電信關係企業,專門提供IDC機房。

  • 虛擬主機業者
  • 應用軟體服務提供(ASP)業者
  • 電子交易提供(網際書店、網路商城、線上購物、EDI)
  • 內容網站提供(電子報、電子雜誌、搜尋引擎、線上資料庫)
  • 網站規劃設計者(SOHO族、廣告公司)
  • 遊戲、影音等高頻寬應用網站
  • 有主機代管需求之企業 (如銀行)

簡單來說,有申請Co-location服務者,多是自已有需求管理伺服器設備,如高效能、高容量、多台串連或資訊安全需求,因此會選擇此方案。

Co-location的服務要找誰?〝電信公司〞或〝主機空間商〞

電信公司與主機商的差別如下:

  1. 申請方案大小:電信公司多以整櫃計算(如整櫃15A電力、1/4櫃5A電力),頻寬通常100M起跳;主機商則彈性以U數計算,如2U,頻寬可共享或申請專屬頻寬。
  2. 合約期限:電信公司常需長約,主機商則彈性,甚至可月繳。
  3. 服務內容:電信公司僅提供硬體環境;主機商通常提供額外代管服務,如更換備品、代為重開機等。
  4. 預算考量:若需求不大,主機商的彈性方案在預算上更符合期待。

申請Co-location的相關注意事項(與申請虛擬主機注意不同

以下是申請前需特別注意的幾個重點:

  • 電力:伺服器耗電依CPU、硬碟數、風扇狀況而不同,建議交機前先做壓力測試,避免超過IDC限制。
  • 主機大小:機櫃容量以U為單位,1U=44.45mm。建議使用伺服器機殼,避免PC機殼佔用過多U數。

P.S. 台灣機房內部空調全年恆溫,並提供鎖櫃安全保護。

台灣機房示意圖

伺服器滑軌放置方式

  • 頻寬需求:機房提供的是頻寬非流量,申請前須明確評估需求。
  • 備品:建議預先放置備品於機房,以利故障立即更換。
  • 簽約期限:注意最低簽約時間、設定費及違約金。
  • 進出機房權限:確認能否自行進入機房維護,是否需陪同。
  • 交付方式:可選自送或寄送伺服器。
  • 服務範圍:確認業者是否提供如代組裝、更換備品、KVM over IP等額外服務。

結論

Co-location的需求以一般企業、個人來說並不常見,但市場上仍有需求甚至搶購的狀況-預定未啟用機房的新聞。當您的系統、網站成長到一定規模時,便可能逐步往Co-location發展。這不僅是技術層面的升級,更是一種前瞻性的部署策略。

常見問題(FAQ)

Co-location 和虛擬主機最大的差別是什麼?

Co-location是使用者自備伺服器並放置在機房,具備root權限,自行管理系統;虛擬主機則是租用主機商資源,僅能使用分配空間,無法進行核心系統管理。

Co-location 與專屬主機的差異是什麼?

專屬主機(Dedicated Server)由主機商提供硬體,規格多半固定,所有權屬於主機商,客戶僅有租用使用權,無需負責備品管理。

Co-location 則是由客戶自行採購伺服器與零件,所有權屬於自己,但需自行準備備品、規劃維護,並放置於專業機房。

兩者相同點是都可擁有完整 root 權限,能自由安裝與管理系統與程式。

Co-location 適合哪些產業?

適合高頻寬、大流量、或需嚴格資訊安全控管的企業,例如金融業、遊戲業、線上商城、ASP服務業者等。

找電信公司代管與找主機商代管有什麼差別?

電信公司多以整櫃計算,服務範圍較固定,需綁長約;主機商則方案彈性,以U數計算,並可提供簡單維護與代管服務。

申請Co-location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項?

必須確認伺服器耗電量、機櫃大小(U數)、頻寬需求、備品存放、合約年限,以及是否能自由進出機房。

文章來源: https://wpoki.com


Written by 統包小唐

從資訊小白一步步摸索成統包小唐,大伙一塊來進步吧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GIPHY App Key not set. Please check settings